除權息旺季來了!2020最新最強26大金融股殖利率(5%~10%)及填息花費日數比較表(2020.08.10更新)
(2020.08.10更新)定存股以高殖利率金融股最受矚目,金融股每年6~9月含息總報酬平均達6%以上,且去年僅配發「現金股利」而無「股票股利」的金控及銀行股100%順利填權息。只要在除權息日交易日的前一個交易日買進,就可以參與除權息,領到現金股利。
在今年3月央行調降重貼現率一碼(0.25%)後 ,一年期平均的銀行台幣定存利率已由1.09%調降到0.84%,讓定存族的荷包又瘦了。緊接7月開始,因應金管會規定,各大壽險公司的儲蓄型保險得全面停賣,未來新推出的保單必須有最低的壽險保障門檻,造成整體投資報酬率將大不如前,存期將拉長至8年以上才有機會比定存有更好的報酬率。
定存利率可能大幅回升嗎?不會,可能的是小幅調升,大幅調降,長期走低。各國央行在處理未來可能發生的金融危機時,將持續向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利率政策推進。
看看下表26大金融股殖利率、獲利的表現:
• 2020》金融股+特別股除(權)息交易日及股利發放日詳細整理(共55家,2020.08月更新)
• 2020》最新43檔金融股各【月EPS】及【年成長率】比較表(2020.8.10更新)
註:殖利率(%)計算含股票股利時≠填權息時的投資報酬率
➜ 2020年各證券商電子下單手續費優惠折扣比較表(2.8折~6折)


金融股的現金殖利率(4~7%)遠高於定存利率(0.85%),但金融股安全嗎?
金控、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為政府高度管理的特許行業,其經營的成敗不但關係國家的金融穩定,更會影響廣大的民眾權益,而金管會設立的主要任務就是管理及監督這些金融相關行業的相關業務,甚至是長期發展,相對於其他行業,金融股是相對安全的。
事實上,今年由於3月疫情的影響,不少銀行的股價經過大幅的修正,雖已大幅反彈,但仍然造就了今年不少現金殖利率高於5%的優質股票!
▲ 25家金控及銀行股剛公布109年5月累積獲利,皆為獲利,無一賠錢
▲ 去年(108年)僅配發「現金股利」而無「股票股利」的金控及金融股100%順利填息
▲ 去年25家金控及金融股,只有一家「王道銀行」無配發股利。
▲ 去年24家有配發股利的金控及銀行股,只有「聯邦銀 」、「臺企銀」、「日盛金」因配發「股票股利」,未成功填權,其餘21家皆完成填權息,比例高達88%。
銀行存放款的利差逐年減少,提高獲利得靠投資收益,風險逐漸拉高
事實上,本國銀行的存放款利差在2019年就降至10年新低,約為1.32%,2020年Q1續降來到1.31%,2020年3月央行降息一碼後將使利差再縮減,對銀行的利息收入,更是雪上加霜。在銀行損表上的利息淨收益指是利息收入(放貸)減利息費用(付給存戶利息)之淨額,也就是銀行利用存放款利差所賺得的收益。
以玉山銀為例,這五年來利息浄收益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47.3%降至 36.4%),兆豐金利息浄收益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在過去幾年維持60%上下相對穩定,但在2019去年也降至53.7%,減少部分由金融資產交易收益補上,讓2019年兆豐金的EPS得以成長,但金融資產交易收益為風險資產,和全球股債市場連動的,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為了因應存放利差減少帶來的利息的下降,各家金控無一努力增加利息以外淨收益,其中又以「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損益」及「手續費及佣金淨收益 」這兩類的收入比重最高,佔9成以上。 「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資產及負債損益」佔了整體營業收入的20~30%,這部分的收入就和投資收益有關,包含股票、債券以及遠期外匯合約或選擇權等衍生工具等。近幾年因全球投資市場維持多頭走勢,金融機構投資收益表現亮眼,因此提升整體獲利表現。但銀行用來提高獲利能力所背負的潛在代價就是風險,因為風險就是可能會發生的損失,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發生,全球股債如重挫 銀行投資收益也會受到連帶的衝擊。
以兆豐金控為例,2019年因台股多頭,股票操作收益大增,加上債券、匯利率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得宜,2019年金融資產交易收益就高達138億元,較2018年成長逾5成,彌補利息浄收益減少的損失。由此可知,金融業的經營也是風險逐漸上升,獲利要成長的挑戰也是愈來愈高,投資人不能再用銀行以存放款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角度看待金融股。
買金融股有下面3大重要因素,要同時考慮,現金殖利要高於4%,去年一定要能填權息,並且連續分派股利年收愈長愈好。
(1) 股票殖利率要高
股利分成「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兩種,保守的人可以選擇只配發「現金股利」的金融股,因為過去經驗皆可順利填息,不會賺了股息,卻賠了本金。保守偏積極的人,可選擇股利含「股票股利」的金融股,如順利填權,如果股價高於10元,實際報酬率將比股票殖利率更高。
下表為今年僅配發現金股利的金融股現金殖利率比較表,除了現金殖利率的考慮外,也要比較1~5月累積EPS相對108年全年度EPS的達成率,如富邦金、國泰金已超過50%,京城銀為48%,獲利表現出色。安泰銀及上海商銀還未公告前5月稅後EPS,公告後再補上。
殖利率=(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股價,但殖利率計算含股票股利時≠填權息時的投資報酬率
當股利只有「現金股利」不含「股票股利」時,
現金殖利率=現金股利÷股價
例:該股今年預計配發現金股利為2元,股價40元,則現金殖利率為5%;若明年現金股利仍為2元,股價已至50元,則現金殖利率降為4%。
(2) 填權息所花的天數(最重要)短
買高殖利的金融股重奌在於高配息,而非賺取利差,因此對於去年無法填權息的個股,就要特別小心。填權息快的個股,對投資人的風險也大大降低。
◆ 京城銀 (2809)在109/05/28 除權息,6月8股價開高後放量直飆漲停價36.35元,歷時8天即完成填息,超強!去年填息天數為127天。
(3) 連續填權息年數及股利連續分派年數
雖然過去不代表未來,無不良紀錄,更值得期待。股利連續分派年數愈長愈好,去年25家金控及銀行股,只有「王道銀行」及「新光金」股利連續分派年數不足5年,92%的金控及銀行股皆有連續發放5年;有13家連續5年以上達成填權息!
超推薦➤▶除權息是什麼?股票除權除息後的股價如何計算?
超推薦➤▶想領股利?先學會除權(息)交易日及基準日是什麼
(4) 買入股價
建議買入未除權息的股票時,買入價低於前一年除權息前一日的收盤價的0.58%(交易手續費+證交稅)以上,除非該檔股票具有高度成長性,但通常好的股票等大部分人注意到時價位已高,追高風險大增。選擇金融股仍建議選擇至少前一年股價是完成填權息的個股,如該公司今年獲利不低去年且今年配發股利和去年相當,合理假設該檔股票今年具有較高的機率填權息,至少過去已有實證,但要注意股市不是個理性的市場,仍要有承擔風險的準備。108年25大金融股除權息前一日的收盤價也已列在上表中,可以自行參照。
至於是否利用除權息行情,在填權息完後順勢獲利了結,來鎖住獲利或是以存股的角度長期投資?這就見人見智。
值得注意的是EPS的增長率很重要,投資人對於EPS的增長或減少的反應程度大不同:根據研究,投資人對於EPS上漲及下跌的反應是不同的,EPS增加1元,股價平均上漲3元;EPS減少1元,股價可能會跌10元。因此投資人對於EPS減少的反應是比較激烈的!如果投資人只因低價而去買入未來沒有成長性的股票,即使拿到高股利,一旦未來EPS減少,股價的下跌,可能高於所賺取的股利!
不過以金融特別股而言,因擁有較穩定配息率(但不保證配息)、優先普通股的股利分派權及低股價波動率的特點,建議以長期投資為主,短期進出,因現金殖利率約在3.3%~4%已不高,再扣除交易費用0.5%左右及綜所稅股利所得稅,剩下不到2.5~3%可能的真實投資報酬率,失去投資股票的意義。事實特別股不是以現金殖利率的觀點來看,因為股價是含息的,且因為特別股可能會在期滿(5~7年)時,被發行公司以發行價收回,投資人可能會損失買入價及發行價的價差,但價差需再扣除含息價,才是正確的計算方式,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下面文章:
➤ 11檔金融特別股總整理,最高報酬達4%,狂勝定存
哪家公司大呢?可以用市值為看,市值=股本×股價,即為公司已發行的股份總數乘以其當前股價。
各大金融股市值佔金融類股比重,排名由如下:
資料日期:2020/5/29
在除息、除權交易日前一個交易日所買進之證券,即才能享有該次現金股利、增資配股或認購之權利,待各金融股公布其除權息交易日,版主會即時更新!
➤ 想領股利?先學會除權(息)交易日及基準日是什麼
➤ 想領高股利?先學會稅後現金殖利率如何計算?健保補充保費、股利所得稅如何影響現金殖利率?
➤ 2020年各證券商電子下單手續費優惠折扣比較表(2.8折~6折)
➤ 11檔金融特別股總整理,最高報酬達4%,狂勝定存
延伸閱讀》
(1) 為何各大壽險業狂買「金融特別股」停不下來,我可以買嗎?
(2)【金融特別股】王道銀甲特(2897A),股息年利率4.25%,報酬率分析
(3)【金融特別股】國泰金甲特 (2882A) ,股息年利率3.80%,現在還能買嗎?
市場利率及儲蓄險專家黃大偉粉專,按讚收到更多好文章
下面文章有銀行定存的延伸閱讀,讓你把自己變定存專家
【定存必修課】
(1) 小資女月存3千~5千投資術,存出人生第一桶金
(2)【銀行定存】必備的6大技巧,不讓銀行賺走你一分錢
(3) 整存整付存款和零存整付存款的差別
(4) 定期存款與定期儲蓄存款有何不同?
(5) 定存必修課 定存輕鬆做(含網路銀行實例)
全站熱搜
板橋離婚證人
、三重離婚證人
、蘆洲離婚證人
、中和離婚證人
、新莊離婚證人
、新店離婚證人
、三重離婚證人
、中和離婚證人
、蘆洲離婚證人